2025-10-18 10:08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标题:外卖平台及经营者监管新规拟定,让外卖食品更安全
新华社记者 赵文军
目前,即时外卖日订单量超过2亿笔,服务用户超过5.5亿。吃东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食品安全问题历来受到广泛关注。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在餐饮外卖领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自9月份以来出台了多项措施:发布了《餐饮外卖领域管理基本要求》。《外卖平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出台标准程序,规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行为;召开座谈会,促进网络外卖行业健康发展,对市场竞争秩序、食品安全、相关主体权益保护提出更高要求……
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更加关注外卖餐饮食品安全,针对网络餐饮服务平台责任不清、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管理不严、食品安全信息不透明等薄弱环节做出了系统规定。
征求意见稿以结合平台、交易者等各方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为重点,明确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细化网络网前、事中管理;建议要求平台提供商对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经营资质进行现场检查,完成数据核查要求。
据行业统计,约30%的大型外卖产品来自非堂食店。这些商店只接受在线订单平台。它们面积小,业务区域隐蔽,容易产生盲点。
近期,不少地方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创新管理流程,规范了不堂食的外卖经营。征求意见稿针对外卖等新业态,拟明确平台与第三方机构、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受托配送单位之间食品安全方面的权责界限,细化平台在业务资质审核、日常监测抽查、网络餐饮服务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要求。提供商。
“这三个外卖店都位于一栋私人住宅内。”实践中的“多证多址”现象给食品安全监管埋下了隐患。商户在资质证书和外卖平台登记的地址与实际经营地址不符。 “线上有操作,线下找不到”,俗称“幽灵外卖”。
对此,征求意见稿拟明确“一证一店”的经营模式。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得使用同一经营资质在同一平台开设多个网络商店。平台提供者不得以同一业务资质重复申请入网。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平台提供者的信息披露要求。平台提供者须进行经营资质申报,网店招牌名称必须与实体店招牌名称一致,取餐地址必须与经营资质中注明的经营地点一致。同时,增加商业模式“禁止堂食”的标识以及版位和页面的规定。
面对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和知情选择,一些餐饮企业纷纷推出厨房直播、外卖平台,在线上开设“明厨亮灶”,只为“看得见”的安心。
征求意见稿旨在明确“互联网+明厨明灶”的要求。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必须实施“互联网+明厨明灶”,平台提供者应当为网络餐饮服务提供者“互联网+明厨明灶”视频信息上传、页面展示提供技术支持,并维护相关信息。
“寻求就是相信“互联网+明厨明灶”带来的餐饮消费透明化,将为消费者的选择提供额外的信息,也为网上管理提供机会。
此外,草案还对权限和管理程序进行了调整,与时俱进。例如,旨在明确不同地区的管辖问题、违法违规的根源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等。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管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表示,草案解决了堂食外卖缺乏安全性和透明度、平台未履行对网络经营者检查义务、跨区域经营监管难度等消费行为和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总结现有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供应措施,更加激励各方各司其职、履行责任。
亚埃级光谱成像芯片“宇恒”上市。 “宇恒”的高分辨率光谱成像芯片,实现了亚埃级光谱分辨率和千万像素级空间分辨率的快照光谱成像。 2025-10-16 09:50 注入改变的力量!这些专利从实验室“跑”到工业应用 10月13日至15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大连举行。近日,天津市河东区大王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了天津市首例国产九型HPV疫苗的接种。这离不开专利技术的支持。 2025-10-16 10:06 扬起青年“国防之翼”,让科技之光绽放,服务人民他的国家。十月的上海淀山湖波光粼粼,岸边的东方方舟国防公园已蓄势待发。只等“2025年全国青少年智能无人系统应用大赛(IUSAC2025)”拉开帷幕。 2025-10-16 09:48 到2027年底,我们将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到2027年底,全国将建成充电设施2800万个,向社会提供充电能力超过3亿千瓦,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服务充电能力倍增。 2025-10-16 09:48
突破!全球电子通信产业始于超高速信号的“中国领跑者”。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已正式发布。带宽超过90GHz,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它标志着全球电子通信产业开始集成超高速信号。速度信号“中国领先”。 2025-10-16 09:44 生态环境部:多类别推广美丽中国本土技能在15日举行的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生态环境部部长、国合会中方常务副主席黄润秋表示,要以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为引领,深化美丽中国建设实施机制,在各个层面推动美丽中国地方实践。 2025-10-16 10:02 保护中国大米安全。南北粮食运输大动脉焕然一新。 2025-10-16 10:09 “十四五”期间,碗民饭碗将更加安全高效。 “通过不懈的经过努力,中国用占世界9%的优质土地和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巨大贡献。钱毅介绍,目前,我国已建成5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100多个地方研发部级食品技术创新与重点实验室,100多个地方研发部级技术创新与重点实验室,以及100多个地方研发部级技术创新与部级联合平台。
外交部:中国将继续与世界分享科技发展成果。外交部发言人林健14日表示,中国机器人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正逐步走向世界从世界各地的实验室到工厂生产线和家庭。林健介绍,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此前发布的《2025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工业服务机器人保有量将突破20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 2025-10-15 10:45 科技创新的世界趋势丨AI推动材料研究的时代已经到来?大约两年前,谷歌子公司Deepthink宣布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发现了220万种新晶体材料。科学家希望利用人工智能设计出可以大规模生产并真正影响日常生活的先进材料,从而实现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领域的价值。 2025-10-15 10:44 北极科学考察避熊笔记 预见北极熊的出现,是中国第十五次北冰洋科考队员入冬后的期盼北极圈。下午,按照防熊预案,科考队决定使用直升机驱赶熊,确保冰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快速完成冰区作业。 2025-10-15 10:40 自动驾驶汽车交付已走向大规模采用。截至去年底,超过6000辆无人监管的kyan在送货上被使用。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已有超过6000辆无人驾驶配送车投入规模应用,在100多个细分场景下为用户配送了数亿份订单。随着智能技术与现代物流的深度融合,无人驾驶车辆配送打通城乡经济循环的方式有多种。 2025-10-15 10:20
人形机器人产业:以Leapfrog的发展为基础,为数千个行业提供动力。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成为商场的“明星”,很多地方的工厂、医院甚至很多家庭。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汽车,已正式“加入”智能工厂,执行自动化质量检测、零件分拣和运输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两部门:2027年将制定30余项云计算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逼近狮子洋大桥,解码“世界世界”以外的突破。最长的主跨、最高的主塔高度、最大的锚固基础、最大的主缆规模、最多的车道数……狮子洋大桥汇聚了众多吊桥双世界赛。 2025-10-14 09:55 31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31号试验卫星,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重庆龙骨坡遗址发现剑齿猫粪化石。近日,从2025年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上获悉,龙骨坡遗址第五轮发掘中发现的部分粪化石已被确认为剑齿猫粪化石。 2025-10-14 09:51 了解和应对结节。十几位国内外医学“大咖”接受《新华深读》专栏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检查设备准确率显着提高t,这让以往很难发现的小结节变得“无处藏身”。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的日益普及,甲状腺、乳腺和肺部结节的检出率不断增加。 2025-10-13 10:26 让超强材料“生长”,新技术让先打印再选材。现有的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且强度不足,并且部件收缩严重,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增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学、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创新。 2025-10-13 10:24 科学家首次捕捉到双黑洞的“舞蹈”。国际科研团队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成果9日发布的消息称,他们首次获得了两个黑洞相互靠近的射电图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瞄准了位于星系核心的一个异常明亮的类星体OJ287,并成功捕捉到了两个黑洞相互擦过的宝贵图像。 2025-10-13 10: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