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黑料爆料网_911爆料黑料在线吃瓜_911爆料八卦网
    主页 / 资讯 / 新闻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馆:讲述昆虫故事,传递科学火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馆:讲述昆虫故事,传递科学火炬

2025-11-04 10:09


光明日报记者 李杰 张哲浩 光明日报通讯员 徐鑫 “从南极到北极,从草地到沙漠,到处都是昆虫的踪迹……”第32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展示期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观众被解说员李珊珊的讲述深深吸引。他把一切带回了三亿多年前的泥盆纪——那是昆虫故事的起点,比恐龙出现早一亿多年。 在这座形似甲虫、总面积达3600多平方米的博物馆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昆虫标本有序展示,其中不乏许多珍稀品种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昆虫博物馆始建于1986年,是我国第一家公立昆虫博物馆,也是国内以昆虫为主题的博物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昆虫博物馆馆长、植物保护学院教授张亚林表示,这里不仅是标本采集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也是科普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窗口。 昆虫博物馆采用现代化的展示方式,将知识与趣味相结合。馆外3300平方米的蝴蝶园让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蝴蝶羽化的神奇瞬间。 “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昆虫有很多种。未来,我想成为一名昆虫学家,探索生物学的奥秘!”西安长清八中的学生曹浩轩在参观过程中感叹道。 在举世闻名的地区,有巴西的大蓝大闪蝶、哥伦比亚的塞浦路斯大闪蝶、还有秘鲁的夜明珠蝴蝶……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燕尾蝶尤其令人兴奋。金色与绿色的翅膀交织在一起,尽显“国蝶”风采。 这个博物馆的诞生,离不开中国昆虫学泰斗、昆虫学奠基人周尧的努力。 周尧1912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自幼喜爱昆虫。 1936年赴意大利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著名昆虫学家西尔维斯特里。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发生,他决心放弃学业回国投身抗战。 1939年底,他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考入西北农学院。从此,他在西北扎根了七十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册)并收藏全国范围内的ted收藏。他主编的《中国蝴蝶志》填补了我国蝴蝶分类学的空白。 “周耀教授带来的6万多件标本,为昆虫馆藏品奠定了基础。如今,昆虫馆拥有的标本超过200万件,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一,是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亚林说,“他设立的‘周耀昆虫分类奖基金’对于激励研究生的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耀教授用一生的时间诠释了爱国主义、奉献精神、热爱时间、归属社会的深刻内涵,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昆虫学工作者不断前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党委书记黄明学说。 那精神之火化为一道璀璨的光芒,至今仍照耀着营地今天的我们。灼灼。根据周尧作品改编的话剧《雄鹰沧桑》已在全国多地演出。 2024年入选“共和国脊梁——理科硕士推广工程”。饰演周瑶的西北农大农学院本科生陈家刚坦言,一开始他不太明白台词的分量。 “直到走进昆虫博物馆,我才真正了解了周耀先生。” 站在周耀生平陈列馆前,陈家刚坚定地说:“‘天地生人,各人必有自己的事业;生命就是生命,日常生活要奉献。’”这不仅是一句台词,更是周耀教授一生写下的誓言。 从三亿年的昆虫进化到一代学者的精神之旅,这座博物馆带来的不仅是科学之火,还勤奋报国,响应生命时刻的召唤。这是一场关于生命、科学、家国的深度对话。 《光明日报》(2025年11月03日第08页)

服务支持

我们珍惜您每一次在线询盘,有问必答,用专业的态度,贴心的服务。

让您真正感受到我们的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