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7 10:01
湖北省巴东市盐都河镇石花山村的柑橘。本报记者 徐雷杰 摄
治水兴业,活水兴业。近年来,随着《三峡后续工作方案》等政策的实施,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呈现新面貌。在重庆市巫山县,脆李是很多村民的“黄金水果”,年销售额过亿元;在湖北省巴东县,柑橘产业实现了良种选种、规模化种植、规范管理,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的产业支撑,不仅关系民生,更关系发展。徐浩 综合与规划四级研究员水利部三峡工程管理司负责人表示,库区培育了柑橘、茶叶、脆李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支持建设一批生态产业园区和重点景区,累计新增就业94.1万人,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基础设施将持续完善
当三峡水库2025年完成175米蓄水目标时,重庆开州区汉丰湖也将进入碧波浩瀚的时代。站在汉丰湖国家湿地公园五羊村观鸟台上,飞水飞舞,植被茂盛,汉丰湖风光尽收眼底。
每年5月至9月,三峡水库处于低水位运行,开州市周围形成24平方公里的水域。为减少水流区“下芦洞水”的意外涨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当地对原有水流区进行了全面修复,成为生态环境稳定的人工湖。同时,沿海岸建设500公顷森林和600多公顷景观湖,增加生物多样性,有效恢复湿地生态功能。如今,它已成为一条山清水秀、城市景观与生态可持续景观融为一体的壮观走廊。
作为生态治理的本质,最终要以促进产业发展、造福人民生活来评价。开州区朱溪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树春对此深受感动。 “今年年初,竹溪镇南河治理工程全面开展修筑了7.8公里的河堤,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保障了周边农耕安全。”李树春说,目前南河沿岸种植有白芍、丹皮、枳实、板蓝根、桔梗等中药材,预计年收入超过120万元。
“河堤改建后,村民们把原来的沙漠填满了土,变成了耕地。”竹溪镇竹溪村种植大户李兴红告诉记者,不仅增加了约30公顷的耕地,而且新修的连接农场和城镇的道路让大家出行更加方便。
库区环境改善了,致富之路越走越宽。 “每年的3月至10月是旅游旺季。近两年,村里拓宽了道路,修建了茶林板、观景平台。“这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选茶,也提高了游客的出行体验。”湖北省秭归县茅坪镇长岭村党支部书记李世明说,茶叶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全村960户每户都有哈拉苏茶。通过茶园与文化旅游相结合,游客春天可以选茶,夏天可以避暑。村民开设农家乐、民宿,茶叶产值亩产花园增加到7000多元,村集体经济也突破了100万元。
特色产业不断涌现
走进重庆市巫山县曲池乡甘源村,随处可见漫山遍野郁郁葱葱的梅树。 “该村目前有4600公顷脆李种植面积,均已达到生产高峰期,今年销售额已过亿元。”蔡甘源村党支部书记平告诉记者,近年来,甘源村依托脆梅、柑橘产业支撑,利用梅花节、节庆评选、农业现场会等活动,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实现农旅融合。
甘源村孙二娘的农家乐将脆梅采摘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为“脆梅+旅游”模式提供了生动的范例。据孙二娘农家乐负责人张行健介绍,家里一开始只种脆皮李子,2019年开始建农家乐,现在3月是每年李子盛开时最忙的时候。每天可以接待40多桌客人,年收入比以前在国外工作时翻了一倍。
如今,巫山脆李已发展成为重庆市三大特色水果产业之一。蔡平说,除了向批发商出售脆李外,村民还通过电商、朋友圈等方式开发客源。 “在脆李收获的旺季,快递员会到田间地头采摘李子,然后根据客户需求,通过水、陆、空、铁立体网络进行运输,实现从高效生产到快速运输、高效销售的转变。”
工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效、完善的交通网络。据了解,重庆市县两级实施了26个三峡后续工程,总投资2.59亿元,助力曲池乡镇特色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升级,建设工业道路、水网、商贸市场等一批重点设施,发展数字化乌脆梅产业。。
重庆市水利局副局长王卫国表示,近年来,该市实施长江柑橘带、沿江古镇旅游带等项目,拉动库区15个区县GDP年均增长近10%。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从山间连绵不断的果园,到山脚下建起的水果清洗厂和保鲜仓库,湖北省巴东省盐都河镇石心山村正在经历着柑橘产业的升级换代。 “5000公顷柑橘进入丰产期后,年产量可达1万吨,将直接帮助盐渡河、西丘湾镇近3000名移民继续增收致富。”柑橘园主任谭勇说。巴东县水利局.
依托三峡后续规划的大力支持,库区移民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将继续有更强的获得感。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是2010年的4.19倍,年均增长10.5%;城镇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万元,是2010年的2.3倍,年均增长6.1%。
后续规划继续推进
三峡工程后续工作规划的项目一一实施,强化了地质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双重屏障,成为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形成了“盘活资源、改造产业、提升效益”的大发展。造福人民”。
在特色发展探索的道路上,不同地区也将独特的资源禀赋转化为产业优势。每年茶叶采摘季,大量游客加入村庄改造,体验茶叶从挑选、烘焙到包装的全过程。沉浸式的茶旅体验不仅直接拉动茶叶销量,也转化了当地的旅游资源。
据统计,三峡后续计划实施以来,库区GDP、固定资产投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分别为11.1%、9.1%、9.4%。支持秭归县靖安城新区、芙蓉市李都新城、巫山县枣阳新城等7个移民扩容县建设。城市人口承载空间进一步扩大,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不断优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库区干流国控断面水质逐步达到II类标准,重要支流III类及以上水质占总监测断面的90%以上。支流富营养化初步得到控制。库区林地面积增加2880平方米,70%以上的水域得到保存、保护和自然恢复。库区水土流失状况明显改善,水生生态系统逐步走向新平衡。
为有效减轻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十四五”期间,水利部门致力于实施伊支河段、靖江段等岸坡治理工程,有效维护河势和岸坡稳定,保障通航顺畅。新建、改建、扩建用水工程和输水工程,增加城乡日供水能力76.5万立方米,城乡供水质量和保障率有效提高。
徐浩表示,各级水利部门将以“保安全、惠民生、促发展”为重点,构建三峡工程安全运行长效机制,持续推动三峡库区高质量发展。 (徐磊杰 纪磊磊)
【新闻随笔】亭南科普十大热词。近日,在全国科普会上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科普创作大会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发布了2025年十大科普词汇——全国科普月、科学家精神、大模型、低空经济、仿人机器人、智能体体、创新文化、工业遗产、场景创新、科幻产业。 2025-11-27 05:40 利用人工智能骗退款,别自作聪明。近期,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消费者利用AI技术制造假照片、假冒产品质量问题、“只退款”诈骗商家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利用AI骗取退款,不仅体现了这些人诚信缺失,也触犯了法律红线。 2025-11-27 09:07 国产“翔云”飞艇获批量订单,为低空经济增添新发动机。在城市公共服务领域,“翔云”载人飞艇可用于航空大型活动期间的安全巡逻、交通流量监控或作为城市图像的空中展示平台。 2025-11-27 09:06 我们的科学家给稀土涂上了“能量转换外衣”。稀土纳米晶是发光材料中的“绝缘宝石”。它们虽然具有巨大的发光潜力,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无法直接被电流“点亮”,这成为光电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基础。这个瓶颈。 2025-11-27 05:40
神舟二十三号和神舟二十四号将于明年发射。我们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由于任务规划调整,我国将在2026年组织实施天舟十号、神舟二十三号、神舟二十四号、孟舟一号四次飞行任务。 2025-11-27 05:40 深耕田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广西梧州苍梧县沙头镇龙科村,稻田、房屋、道路和里弗斯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春天采茶,夏天采花,秋天收果,冬天育苗,如今在都镇湾镇,洁白芬芳的花园已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花”。 2025-11-27 07:38 376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发布 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目录(2025年版)》。共评选出376项技术,其中新评选186项,较2022年版有较大更新。 2025-11-26 10:26 2025年前沿热点词研究学科已发布。国家科学技术术语审定委员会近日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暨学术年会。 2025-11-26 10:24
深耕“情境”激发科技创新“局面”。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开放促进新场景规模化应用的实施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系统部署场景培育开放。 “场景”这个看似温和的词,实际上蕴藏着驱动产业创新、催生颠覆性技术的巨大能量。是抢占全球创新的重要支点。 2025-11-26 10:22 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通骏”顺利完成海试。光明日报11月25日电 中国交建记者文媛获悉,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新一代超大型吸沙式挖泥船“通骏”号25日在我国黄海顺利完成全部海试,并在振华造船厂码头顺利返航。江苏启东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超大型耙吸式挖泥船,舱容35000立方米,最大舱容38168立方米,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2025-11-26 10:15 广西南宁:新能源电池产业加速崛起。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广西南宁东部新城的宁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工厂。这里的机械臂动作精准,生产线全速运转。每天有超过10万块电池下线并发往世界各地。南宁市依托面向东盟的比较优势,将新能源电池产业列为重点牵引产业,以全行业的思路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 2025-11-26 10:13 无毒重金属、色彩绚丽、成本低廉——新型环保颜料到来。虽然 tr另外无机颜料颜色稳定,但由于重金属的添加存在潜在的健康风险。 ”新型稀有环保颜料的显色技术打破了传统颜料的局限性。2025-11-26 10:06
卫星导航定位基站管理办法将于明年实施。 《办法》明确,卫星导航定位站的建设、运营和维护必须按照“合理布局、合法备案、资源共享、保证安全”的原则,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 2025-11-25 09:43 农业农村部委托创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不断提高乡村建设水平优化乡村规划布局,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促进公共服务普遍公平,创新乡村建设。 2025-11-25 09:40 浙江:让机器人产业又快又快。机器人完成后空翻时,关节旋转误差必须控制在0.5度以内;医学植入人体的陶瓷关节表面粗糙度若超过0.1微米 2025-11-25 03:05 用数据安全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示“加快人工智能等数字智能技术变革,打破算力、算法、数据等基础技术和基础技术的压迫和缩影”。 2025-11-25 03:05
我国多颗卫星相继刷新了认识宇宙的新记录。十一月24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召开空间科学先导工程最新亮点发布会,重点关注空间科学卫星任务在宇宙瞬变物体、宇宙线传播、太阳照射等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学突破。 2025-11-25 03:05 AI,巴特萨了解新世界的桥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各个领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教育系统也正在经历着AI趋势。 2025-11-25 03:05 世界最大跨径四主缆悬索桥延吉长江大桥顺利合龙。延吉长江大桥是亚洲首个专业货运码头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跨越鄂黄河第二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11-24 09:02 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最后一次半导体博览会开幕。 11月23日,由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在北京开幕。 2025-11-24 03:15
加载更多